地产企业-建筑行业的‘碳中和’如何实现?

碳排放-建筑行业新方向

今年在各地发生的停电,大家可否还有印象呢?尤其是东北地区停电停水导致的事故中,大家会诧异中国的煤炭到底管不管用。从煤炭的涨价到中美关系的延伸,对‘停电’这件事情,大家所获取的资料是分散且误导性的。

关于温室效果,众所周知是全国各地正在努力解决的社会共同课题。本次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进博会中也容易看到各大行业在 ‘碳’中和 的一些措施。

本次我们来谈一谈地产企业的碳中和措施和未来发展性。

‘碳’究竟为何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威胁和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碳’的概念不仅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规定的以二氧化碳当量作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

‘碳排放’是指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的过程。

目标的‘碳中和’指生产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式抵消产生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目前人类的‘碳’排放量让世界越来越暖和了。请看下图:


地球的碳排放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急速提升,从感官上看,2019 年,全球平均温度较19,20世纪高出约 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急速的温度变化在近五年中尤其明显。

2021年,多地发生了极端的天气。比如河南的暴雨洪水、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山火频繁发生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在农业、粮食、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地产企业为什么需要实现‘碳中和’?

‘碳’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工业生产的发热流程中。而建筑行业正是横跨钢铁、水泥、煤电等多个高碳产业。而中国的建筑平均寿命是30年,比国家制定的预期寿命少一半。“短命建筑”加速了建筑行业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建筑行业全产业链的碳排放为全国碳排放的一半之多。未来中国政策如何变化,建筑行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整顿是必不可少的。

2009年,中国房地产热度爆发。14亿人民的建筑需求早已使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019 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中,建筑行业的碳排放为38%,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目前建筑部门是碳排放最高的终端消费来源,全球各个国家不论碳中和目标设定的早晚,目标实现的关键都在于大力推动建筑领域的碳减排和碳中和进程。

为了达到碳中和世界地产企业在做什么?

日本,面对碳中和课题,日本政府逐渐提升地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垃圾和排放物的税收。这也导致日本各大地产企业在思考如何减少生产垃圾、正在实行‘美丽日本’的活动,各大企业在考虑如何减少碳排放、提高产品利用率。

在实际案例中,日本龙头工程公司在实行‘PRE-CUT’工法,将建筑所需的一切材料在工厂上裁剪完毕,在现场采用拼贴的装配式施工尽可能减少工程垃圾、提高产品使用率。

美国在2007年达到碳达峰,目前计划在 2035 全面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无碳发电;到 2050 年实现美国的碳中和。欧美国家在建筑节能减排政策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财政激励,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电气化,净零碳建筑和建筑能耗对标、检测和数据公示”六个方向。这六类政策不仅要求新建筑节能减排,也重视存量旧建筑的改造;注重建筑的能耗、碳排放监测与公示,并提供财政金融支持。

1. 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

·更多采用基于性能 (Performance-based) 的建筑节能达标途径,新增基于实际能耗 (Outcome-based)的建筑节能标准达标途径;

·在基本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更严格的“引领性建筑节能标准” (Stretch Code);

·在公共建筑中率先推行净零碳等强制性高能效标准;

·制定面对所有新建建筑的净零碳标准和规范;

·制定建筑节能标准路线图,提前公布待实施的建筑标准和规范更新,推动市场转型。

2. 建筑能耗对标、监测和数据公示

·公示建筑能源绩效数据和能耗数据,扩大能耗数据强制性公示政策的覆盖范围,将大部分(甚至全部)建筑纳入其中;

·在强制性公示建筑能耗政策的基础上,推进更严格的建筑政策;

·建筑的能源绩效监测报告未来转向碳排放报告;

·利用公开数据指导未来政策

3. 财政激励

·相比新建建筑,财政激励政策更多的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以未来节省的能源开支来支付节能改造的前期费用;

·通过公共资金投资建筑减排的同时,也吸引私有资金投入;

·就建筑减排过程中的障碍推出有针对性的财政激励和绿色金融政策

4. 净零碳建筑

·推行净零碳标准,由个体建筑净零碳向建筑群或区域净零碳发展;

·发展净零碳建筑所需的市场能力,并逐步将净零碳纳入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

·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中同时推行净零碳标准,在公共建筑中率先推行;

·将隐含碳排放 (Embodied Emissions) 纳入净零碳的定义范畴

5. 建筑节能改造

·将相关激励政策与能耗对标,监测和数据公示政策相结合;

·通过全面的节能改造实现建筑净零碳排放和电气化;

·节能改造从激励性向强制性转变

6. 建筑电气化

·减少来自建筑供能的碳排放

·鼓励化石能源供能的建筑向全面电气化转型

·在可行的前提下,建筑电气化从鼓励向强制推行转变

为了达到碳中和中国在做什么?

我国建筑碳中和主要处在从普通建筑到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阶段,全国性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高耗能建筑方面。不过部分发达城市已经开始鼓励探索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和改造,未来建筑脱碳有望继续深入至超低碳建筑或真正的零碳建筑。

除了自从2003年起,对节能的政策之外,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和法律法规,在制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颁布强制措施及激励措施。总体来说,为了增加绿色建筑面积占比,政策的发力点有以下 9 个方面:


1. 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

2. 完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制度

3. 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4. 财政激励

5. 提高住宅健康性能

6. 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

7. 推广绿色建材应用

8. 加强技术研发推广

9.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与欧美类似,中国目前对于建筑方面的碳减排政策的支持导向是全方位覆盖的。

地产企业碳中和究竟如何实现呢?

根据建筑全生命周期视角的碳中和实施路径提供一个一个方案:

建材生产:

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分为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两部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提出推进低碳技术在建筑材料行业的应用,在优化工艺技术的同时,研发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吸碳技术,以及低碳水泥等低碳建材新产品。

·绿色建筑材料

·零碳固碳材料替代:生物材料

·可再生清洁能源

·新能源汽车运输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

建筑建造:

·装配式建筑

·科学施工管理

·机械使用清洁能源

·建材回收利用(日本某一产品的60%,采用回收的建材)

运营与维护:

中外绿色建筑标准认证均适用:在绿色建筑星级方面,除了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三星标准,国外权威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同样可以适用,如国际 LEED 金级标准。绿色建筑标识的出具机构可以是住建部门,也可以是专业的第三方机构。

标识申请过程中即可申报绿色债券:通常情况下申报绿债需要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实际中,标识申请中的项目也可以申报绿色债券;在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申请中的项目也有获批发债的先例。

建筑项目竣工后如不能正式取得绿色建筑标识,投资者拥有回售权:绿色建筑竣工后需要进行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评价 / 正式评价,发行人应完善项目质控;债券可以设计投资者保护条款,约定如果绿色债券标识被撤销,投资者可以回售。

·数字孪生,数字化智慧建筑

·智慧节能技术,楼宇电气化,热泵

·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氢能

·储能技术

·生物碳汇

废弃拆除:

·机械使用清洁能源

·建材回收利用

·新能源汽车运输


总结与结论

最后在国家提出和推广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建筑碳中和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如果建筑部门的脱碳进程不加速,国家整体的碳中和目标实现将受到影响。

目前零碳建筑的发展集中在绿色建筑的推广, 但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出现,进一步实现建筑的碳中和相关的政策和支持在不断发展中。

更进一步的建筑完全的碳中和,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来分析建筑碳足迹。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可以看出,各种建筑科技的发展使建筑向超低碳的方向发展,但要做到完全零碳的建筑,即全周期的碳足迹互相抵消,需要负碳科技的支持。

当绿色金融介入来完全抵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时,主要的手段是在碳市场上进行碳配额或核证减排量的交易来抵消建筑的碳排放。

在碳中和的总体进程中,目前建筑行业不算起步早的部门。但是由于建筑本身大排放量和长锁定周期的特征,建筑部门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整个国家全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之一。因此未来不论是从政策还是金融支持上,国家有望继续加速发力,民间的参与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例如,尽管建筑行业尚未被纳入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但上游产业如钢铁、电力等行业已作为重点行业进行规划布局。

在地方性的试点碳交易市场中,已有部分建筑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配额管理,因此建筑业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沪ICP备2021035335号-1 31010502005686